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

解決無法透過 Airplay 將 AppleTV 喚醒的問題

台灣最近好不容易開始開賣 Apple TV 了


(雖然 Apple TV 2 都不知道用了多久 :P )


希望它上面的數位內容能越來越豐富



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

Pirates 之熱靴萬向雲台

這一個好用的東西是跟前幾篇的-iDW 萬用手機相機夾 SuperMount F 短版,一起買的


它是一款蠻特別的產品,主要功能是可以讓你的手機放上腳架或是-跟單眼相機合體


簡單的東西,卻是隱含了多少巧思



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

ユキワ YUKIWA M-5 (M5) 手沖壺 ~ 田口護版

這一支手沖壺其實已經使用一陣子了


老實說剛開始還真的粉不好駕馭它


後來漸漸熟悉之後,覺得也沒有像網路上查到的那麼難用


(又或許是說 CP值 沒那麼高)


當時還沒決定入手哪一支手沖壺前是使用 Tiamo 掛耳手沖細口壺 HA1606 頂著先的


但是在即將購入 Kalita 大嘴鳥 的同時,看到有人在發起團購


標的物就是這一支手沖壺,還真的猶豫了粉久


一個是價格,另外則是搜尋到網路上前輩們對它的評價兩極


對於比較愛嘗鮮的我,還是用比現在查到的更優惠的價格敗入


(心裡是盤算著,如果真的不好用,拿來當收藏也不錯 >< )


簡單扼要的包裝與說明



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

Kalita 不銹鋼手沖咖啡壺 1.0L

因為朋友友情贊助的玲瓏壺內部有點些微生鏽的感覺 ( 不是不鏽鋼嗎?! )


這也就表示說我可以買一支手沖壺囉! ^^


由於幾乎每天都會用到一、兩次以上,所以花了點時間尋找好用的手沖壺。


想不到我最後決定買感覺比較耐操又好用的 Kalita 不銹鋼手沖咖啡壺 1.0L


( from www.fcl.co.jp )


.


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

精品咖啡 Specialty Coffee

最近感受到精品咖啡逐漸受到大眾的重視與認同,而且由以往拿鐵、卡布奇諾…等調味咖啡或是重烘焙的咖啡逐漸走向淺、中焙的單品賞味黑咖啡。(雖然可能還是相對少數,不過覺得有持續增長的趨勢)


不僅標榜提供精品咖啡的自家烘焙咖啡店到處林立,連星巴克也推出了較淺焙的咖啡。


而所謂的精品咖啡代表什麼,它很厲害嗎?(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一下)



韓懷宗於精品咖啡學-上冊一書中提到(Page.25)


1974年,努森接受《茶與咖啡月刊》(Tea & Coffee Trade Journal)專訪,首度將精品咖啡(Specialty Coffee)一詞揭櫫於世,旨在強調各產地咖啡,因為海拔、水土、氣候、處理與栽種用心度的不同,而呈現大異其趣的「地域之味」(Terroir),這就是精品咖啡的靈魂。(資料來源:韓懷宗(2012)。 《精品咖啡學 上、下》 。臺北:推守文化。)


ps. 書中提到的努森則是有精品咖啡教母之稱的娥娜‧努森(Erna Knutsen),前一陣子還有到台灣來品嚐2011年世界虹吸式咖啡大賽亞軍所使用的南投縣魚池鄉水晶礦咖啡。


而日本咖啡大師-田口護則在精品咖啡大全一書中提到(Page.12)


「精品咖啡」一詞是一九七八年美國努森咖啡館的愛爾娜.努森(Erna Knutsen) 女士在法國咖啡國際會議上提出而開始使用。其宗旨是:「特殊氣候及地理條件生產出具備獨特香氣的咖啡豆(Special geographic microclimates produce beans with unique flavor profiles)」。(資料來源:田口護(2012)著。黃薇嬪譯。 《田口護的精品咖啡大全》 。臺北:積木文化。)


雖然兩位大師節錄的時間不同,但是所要表達的精神是相同。(另外也是出自同一個人嘛 ^^)


重點是在強調各產地有其獨特的風味,像是


非洲-強烈的香氣,略帶點果酸,風味很多樣(如花果香、柑橘...)


亞洲-厚實、濃郁而香醇,酸度較低(如堅果、巧克力、瓜果...)


美洲-均衡而柔順,質地細緻(如檸檬、花香、蜂蜜...)


以上也就是個大概而已,當然有些味道跟烘焙手法有關。


別說每個產區的風味不同,連同一個莊園所生產的咖啡豆,因品種、處理法/生長地不同也產生不同的風味。


這就是精品咖啡迷人的原因,因為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體驗。


.


可是風味畢竟是很主觀的,如果能透過一個較科學或是一個量化的判斷方法。


相信也較符合大眾所認同的標準。


也因此一些國家的精品咖啡協會紛紛制定一些所謂的評鑑準則,


田口護在精品咖啡大全中也有稍微提到各國的差異,像是


日本 SCAJ -將評鑑的重點擺在「杯中液體的風味特性」


美國 SCAA-則主張評鑑對象應該是「咖啡生豆」


歐洲 SCAE-則主張應該評鑑咖啡基底的「咖啡液」


(資料來源:田口護(2012)著。黃薇嬪譯。 《田口護的精品咖啡大全》 。臺北:積木文化。)


.


就 SCAA 的規範來說,大致上分為


一、物理性-包含:


a. 生豆大小-使用篩網篩,大小誤差需於 5% 內


b. 含水量-使用儀器測定含水量,日曬法為 10~13%;水洗法為 10~12%


c. 缺陷豆挑選-樣品生豆 350g、熟豆 100g並按照缺陷嚴重程度扣分


[ 精品級生豆缺陷數扣分需低於 5分且無嚴重缺陷豆(如:黑豆、酸豆、嚴重蟲蛀豆或是異物)]


[ 特優級生豆缺陷數可以有嚴重缺陷豆但扣分需低於 8分 ]



如果樣品豆中剛好沒看到不就賺到了 ^^


不過通常好的咖啡豆本身就比較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缺陷豆了


上面照片是我大概從1x磅的咖啡豆中挑出來的-才30g不到,有些還是就是看它不順眼就挑出來的


但是品項漂亮不代表好喝,其實跟大部份的農特產品一樣


要外銷或是到價格比較好的地方,基本上都會以賣相好的為優先考量


或許品質感覺很好,但是好吃嗎? 嗯,吃了就知道...


.


二、感官上-包含:


香氣(乾/濕)、風味、餘韻、酸質、醇厚度、一致性、平衡感、乾淨度、甜度以及綜合考量


咖啡豆的烘焙度需依SCAA烘焙色卡,原豆為58、咖啡粉為63,誤差+/-1且烘焙完8~24小時內的咖啡豆


(也就是所謂的杯測,之後再大概介紹一下)


[ 杯測分數至少需於 80分以上才能稱為精品咖啡 ]


基本上 80~84分算特優級、85~89分算精品級,90分以上就算是頂級的了


不過目前我好像還沒有看到過 95分以上的



.


雖然在感官的判別上或多或少還是存在著主觀的意識,但是起碼是可以量化的數據


對於通過杯測師鑑定的專家,分數誤差會在 +2 ~ -2 可以接受的範圍之間


並經由這些數據可以傳遞此咖啡豆的概要資訊


因為他們評鑑的在於咖啡液的質地,或許看咖啡生豆時品質感覺很好,但是杯測沒什麼風味


到時候真正冲煮起來可能也就沒什麼讓人驚艷的感覺了


而經過幾次參與杯測的品嘗會發現,其實大部份人或許不是專業杯測師


但對於評判好的或是不好的咖啡豆都還蠻一致的


.


以上資訊提供給您參考囉
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