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

小飛馬 平刀 600N 升級 鬼齒 601N

想不到我的小飛馬600N


從2007那篇煮咖啡的好幫手-小飛馬600N 到現在已經邁向第8個年頭


還是頭好壯壯


後來大部分都是放在公司偶爾用一下


固定時間清理,整體的狀況還不錯


最近看到小飛馬出了新的型號-601N


採用鬼齒刀盤,聽說整體均勻度有提升


(好像最後還是會附上一坨細粉,不過還好啦,我是不care細粉的)


從FB看到有便宜於市價的刀盤


一定要順便敗一下


原本平刀刀盤與鬼齒刀盤間的差異



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

簡易清潔磨豆機

不曉得大家買了磨豆機


使用每隔一段時間之後,不知道有沒有拆開清潔一下


或許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


因為刀盤是垂直,而且研磨後出粉其實是半推半擠的送出來


難免久了會卡一些咖啡粉在裡面


常在用還好,本來卡住就下不了,萬一受潮發霉也還卡在上面


怕是不常用,只是在洞口附近,下次研磨又被送下來了


以下教大家一下簡單的清一清內部,大概不用10分鐘


就可以常保清新


.


首先大概準備一下


牙線、牙刷 與 十字螺絲起子



從正面逆時針旋開左右兩側的固定螺絲



前面的轉盤取下來後


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

Sapido MB-1132G3 3G/4G 智慧雲端 行動電源 無線分享器

好長的品名


不過代表著它的功能確實也不少


簡單的來說-就是還可以當行動電源的無線分享器


網購還送攜行袋,帶著出門蠻方便的



Sapido 的產品其實都蠻好上手的

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
tinyFinder 迷你藍牙追蹤器

之前把一間房間翻遍了也找不到汽車的備用鑰匙


手機找不到還可以打一下電話聽聲辨位


有些東西真的要找的時候還真不容易被你找到


當下就覺得怎麼沒有一個東西可以跟物品放在一起


方便我們需要時可以很快的找到


剛好被我看到一款類似的東西


一口氣就買了四個(我承認完全只是貪便宜的心態)



然而要能夠方便使用


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

伊萊克斯義式咖啡機 EES200 設備小升級 品質大躍進

EES200 是朋友寄放在家裡的

久聞以入門義式機來說,EES200一直榜上有名

但是以原廠提供的濾杯沖煮出來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

爬文也指向換濾杯對於品質提升上,會有大幅度的感受差異

所以升級了三樣配件,分別是

無底把手(可觀察Crema)、

濾杯(二次裝粉+填壓後可達16g)

以及填壓器(有點沉,手感不錯)

沖煮的情況

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

Tiamo 700s 磨豆機

為了能在公司也能輕鬆的喝一杯咖啡

把用了很長一陣子的小飛馬帶到公司去了

因為它耐操又好用的特性,相信可以繼續在公司陪伴我

而我也到處物色了好幾台磨豆機

還記得之前常跑活動時,最讓我難忘的是兩台磨豆機

小飛鷹 以及 Kalita Nice Cut

(小富士預算不夠,暫時不考慮)

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手沖出來的香氣與果酸走向明顯與小飛馬不同

特別是 Kalita ,特色更加明顯(在未能掌握的情況下,沖出來也特別難喝 ><)

但是這兩台都有個共同特性

就是可能沒辦法研磨出適合義式用的細度

所以當我看到這台 Tiamo 700s 磨豆機

除了號稱義式磨豆機外,還有個了不起的義大利刀盤

在家裡雖然只有 Mypressi TWIST ,但是想要喝喝基本的 Espresso 還是 Ok

此款主打的還是刀盤

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

淺談 易淳eTrain ET-2 火車頭咖啡烘豆機 烘焙方式/烘焙曲線之一

自從 2012年Q3 使用到現在,想不到很快的已經過了 1 年多了
最近逐漸想要把一些操作的心得記錄下來
除了自己發現實在是不太好找資料外
因為它的特性,可能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玩法
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,看有沒有更多使用火車頭的人可以一起分享/交流
.
還不曉得火車頭的,可以回顧一下
易淳 eTrain ET-2 火車頭咖啡烘豆機 300g – 外觀操作篇

當時的優缺點感想-
優點有:
1. 操作簡單,不像其它設備還有風門跟火力調節(等於大概只要控制進豆溫度跟烘焙程度)
2. 升溫穩定,大概過了回溫點,每分鐘上升的溫度蠻穩定的,有助於重現曲線
3. 無煙,可於室內烘焙
4. 改機可能,如果溫度設定不敷使用,還可以改成火力控制而不是設定溫度或是透過它的RS485讀取數據,自動紀錄烘焙時間與溫度(可繪出烘焙曲線)
而可改善的地方我覺得有
1. 如果關火太久再開火,則反應時間大概要 2分鐘
2. 雖然有銀皮收集盤,但是還是會卡在角落,要用空壓機、吸塵器或是吹風機較易清理
3. 沒有取樣勺,雖然隔著玻璃也是看得到,不過少了一種fu
4. 風扇效率不高
..
然而使用到現在,其實感想還是差不多
不過我覺得它的幾個優點其實也是它的限制(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是缺點)
例如:
1. 不需要調整風門-或者說沒有風門,設計放火車頭煙囪的地方有兩個進氣口,排煙則是靠進豆口旁邊固定轉速的抽風扇。其實風門在烘焙的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,但是...沒有的話,就當少了一個變數吧!
2. 不需要調整轉速-一般即使可以調整轉速的機器,我想也不太會常常改變轉速,所以這個可以忽略。
3. 不需要調整火力-基本上,剛開始的時候我承認這個設計確實很讚,不太需要特俗的技巧就可以烘出一鍋不錯的咖啡豆。但隨著時間越長,越想要多一些變化的時候,反而因為這個設計被綁住了,需要透過一些方法來增加變化。(之後會慢慢介紹)

廢話到此,先來看一下剛開始使用時的曲線吧

烘焙資料大概是
2012-06-17
巴西豆、生豆重 270g、設定溫度 先 145度 再改 180度
進豆溫度 145度
回溫點- 於 1分23秒 到達 89度
1爆- 10分11秒 溫度約 180度 持續 1分 8秒
下豆- 最後 11分35秒 溫度 191度
失重約 14.8% ,算 中焙